[1] 谢永利,胡晋川,王文生.黄土公路路堑边坡稳定性状离心模型试验 [J].中国公路学报,2009,22(5):1-7. [2] 王玉峰,程谦恭,黄英儒.不同支护模式下黄土高边坡开挖变形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[J].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,2014,33(5):1032-1046. [3] 朱彦鹏,张浩亮,李 忠,等.大断面隧道施工对洞口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[J].兰州理工大学学报, 2014,40(3):120-125. [4] 王邓峮,叶帅华,朱彦鹏.考虑预应力作用的土钉复合锚杆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[J].兰州理工大学学报, 2015,41(1):122-127. [5] 谷天峰,王家鼎,任 权,等.循环荷载作用下黄土边坡变形研究 [J].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, 2009,28(增刊2):3156-3162. [6] 叶帅华,朱彦鹏,王邓峮,等.框架-预应力锚杆-土体系统地震动相互 作用分析模型及地震响应分析 [J].土木工程学报, 2014,47(5):102-109. [7] 周 勇,王旭日,朱彦鹏,等.泥岩砂岩互层高边坡监测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[J].兰州理工大学学报, 2018,44(1):109-115. [8] 王骑虎.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 [D].北京:北京工业大学,2016. [9] 殷志强,李夕兵,金解放,等.围压卸载速度对岩石动力强度与破碎特性的影响 [J].岩土工程学报,2011,33(8):1296-1301. [10] 辛亚军,安定超,李梦远,等.高强度红砂岩峰后分级加载蠕变及强度特征 [J].煤炭学报,2017,42(7):1715-1723. [11] 王瑞红,李建林,蒋昱州,等.开挖卸荷对砂岩力学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[J].岩土力学,2010,31(增刊1):156-162. [12] 陈晓平,茜平一,梁志松,等.泥质软岩高边坡湿化稳定性研究 [J].岩土工程学报,2003,25(5):543-547. [13] 蒋秀姿,文宝萍.缓慢复活型滑坡滑带土的蠕变性质与特征强度试验研究 [J].岩土力学,2015,36(2):495-501. [14] 谭文辉,任奋华,苗胜军.峰值强度与残余强度对边坡加固的影响研究 [J].岩土力学,2007,28(增刊1):616-618 [15] SKEMPTON A W,MICE D S.Fourth Rankine lecture:Long-term stability of clay slopes [J].Geotechnique,1964,14:77-102. [16] 张芳枝,陈晓平,吴煌峰,等.东深供水工程风化泥质软岩残余强度特性研究 [J].工程地质学报,2003,11(1):54-57. [17] 邵龙潭,李红军.土工结构稳定分析—有限元极限平衡法及其应用[M].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11. [18]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.公路路基设计规范:JTG D30—2015 [S].北京:人民交通出版社,2015. [19] 王邓峮.考虑锚杆预应力作用的锚固边坡稳定性研究 [D].兰州:兰州理工大学,2013. |